晨 钟 报
 

 为“晨钟”喝彩

  在嵊州一中新校园的广场上,耸立着一座用不锈钢制作的大型立体校标——“晨钟”。它是一中的精神象征,标志着“晨钟长鸣,与时俱进”的办学精神,也展示着学校两个世纪的奋斗历程。“好……”!我不禁连声喝彩。
  在旧社会,我无缘进嵊中门墙。嵊中之有校标“晨钟”,我是1982年知晓的。那时,我素餐嵊中,为筹办70周年校庆,给自己挂上了“专员”(专管员)职衔,利用节假日访问张熹(首届毕业生),张秀民等老校友30多人次,广泛征集校史资料。我跟30年代的裘桔汀校友交谈时才得知嵊中曾经以“晨钟”作为徽记。既而,童先荣校友证实,那时期学校统一发给住校生的床单印着“晨钟”图案。因“嵊中”与“晨钟”音谐,引发我的兴致,铭之于心,但只直觉“作息定时”、“以钟报时”而已。过去,不是有“黎明即起,洒扫庭除……”的格言吗?还记得刘章新先生制订的学生守则,也有“早起,常运动。守时……”的要求。翌年,我在记叙学校的简史时,开始思索“晨钟”的创意问题。
  古代的乐器中,有钟,有铎(木铎、金铎)古人常为警众、晓理而鸣钟振铎。唐、杜甫诗云:“欲觉闻晨钟,令人发深省。”(《游龙门奉先寺》)我想“晨钟”这校标该是从“觉”字创意吧?杜甫诗中的“觉”,是指觉禅。今日,我们闻“晨钟”,为的是觉时间,觉时局,觉时机,还要觉新生事物,最重要的是觉真理。
  近90年来,嵊中历届师生以爱国心熔铸“晨钟”,不断弘扬“晨钟”精神。浏览校史,真可谓春风桃李,满园荣光。最可贵,在诸多篇章中贯注着师生的正气、骨气、朝气,令人肃然起敬。如,担任领导工作近40年的刘章新先生,“一身正气,两袖清风。”他的正直、清廉、敬业和奉献精神,被誉为“师表”。又如沈贤修先生,在20—30年代间,两次到嵊中执教。抗日战争时期,嵊城沦陷,学校西迁,他任马仁村分部主任。1943年11月23日凌晨,日军突然袭击分部,他被捕,陷入魔窟21天,经受种种折磨,但不为刑所屈,不为利所动,抵死不做汉奸——担任伪中学校长,表现了一个中国人应有的民族气节,为“晨钟”添上了一份硬骨头精神。(注一)“晨钟”,催人觉醒。
  在嵊中发展史上,1927年是个阶段性的起点。那年,郑鹏冲先生接任校长(至1933年离任)。他毕业于武昌高等师范(今武汉大学),思想开明,曾赞助张珂表开设生活书店(后名群力书店),销售进步书刊。他服“教育救国”论,崇仰陶行知。陶师主张:办学“为求大众解放和民族解放”。他也认为,开发民智应从底层抓起,唤起民众应从工农做起。1927年,陶行知先生为推行“乡村教育”培养师资,在南京创办“晓庄师范”。次年,“湘湖乡村师范”在肖山立校。1929年,嵊中也效法“晓庄”,办起了“乡村师范班”(招生3届)。郑校长致力革新,重视师生的社会实践,加强教育同实际生活联系,因此,学校很快出现了生动活泼的局面。短短3年,造就出一批“教、学、做合一”的新型师资。1930年,晓庄师范因师生支持抗日,援助工人罢工斗争,被国民党政府封闭。1931年,由于当局反对“晓庄”的办学模式,压制民主运动,禁止学生抗日爱国游行,在肖山的“湘师”爆发了大规模学潮。1932年,嵊县中学的“乡师班”被迫停办。这一次顺应时代潮流的教育实践,提出了一个如何办教育、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,其实是广大爱国人士对自强自救道路的一次探索。(注:二)
  那时期,内战不止,外患日亟,“一天天国土沦丧。满耳是大众的嗟伤。”烽火漫天,风潮遍地,一切爱国人士无不为民族危机而忧心疾呼:中华儿女“醒来吧!起来吧!”“担负起天下的兴亡。”一曲曲慷慨悲歌,在嵊中校园内激荡。“九、一八”、“一、二八”的报警声震惊了全校师生。
  “晨钟”,催人奋起。
  “七、七”事变后,“晨钟”之声更加昂扬,全校师生行动起来了。惜乎记载当时情景的文字资料都毁于“文革”,即使一鳞半甲也难以在校内找到。所以,我的心一直被嵊中校史这根弦牵动着。从1982年起,历时4年,我与外地校友通信联系上百次,陆续收到许多校友献出的历史资料。一次次收获,一阵阵惊喜,特别是在南京工作的钱曾稷校友寄来了自己珍藏多年的以“晨钟”命名的校刊1—10期(1936年—1937年,铅印本)。裘愉沅先生在《卷头语》中写道:“‘晨钟’既鸣,诸同学闻鸡起舞,此其时矣!”“闻鸡起舞”一语,揭示了校刊“晨钟”的主旨,要求同学们象东晋的祖逖和刘琨那样刻苦锻炼,立志报国。校刊上还有王逸先生画的“晨钟”图。他寥寥几笔,勾勒出清溪、轻舟、水杨、古城、悬钟、远山,一红日喷薄而出。这张图构思精妙,主题鲜明。“晨钟”、“旭日”,有声有色,有情有景,朝晖奕奕,把未来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,其意境多么高远!
1937年,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,一批有声望的、思想开明、进步的教师,如钱耕萃(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)、钱希乃、应怀新、刘章新、商荫庄、骆宾基等先后到嵊中执教,他们带领指导学士投入抗日救亡工作,深入城乡基层,办起“星期校”、“民众夜校”和“台门识字班”,促进学生与工农群众结合,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教育,增长才干。那时期,“晨钟”之声遍及街巷,远播山村,大大激励群众的爱国心,抗日救亡的斗志和情绪如同江潮般汹涌澎湃。
  在30年代的“晨钟”校刊中,有当时师生的几百篇激扬文字。他们发扬蹈厉,畅抒爱国情,共话报国志,砥砺救国的实际行动。后人阅读这些诗文,如闻往日钟声,如见一代热血青年的精神面貌。裘愉堂(又名夏白,烈士)、竺巧英(烈士)、裘愉申、汪维城、魏文英、周陶、楼爱姑、袁楚珩、周醒我、竹嘉仁等大批嵊中学生共赴国难,毅然走上革命道路。在“晨钟”这块园地里,竺巧英、陈苇(即周醒我)和魏文英三位女同学合写的《同辰集》(三位同学同日出生,同走革命道路)。真可谓汗青留丹,光耀千秋。他(她)们为母校留下的,是一笔十分宝贵的精神资产。
  “一唱雄鸡天下白”。1949年,全国人民在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”的凯歌声中,昂首跨入了新社会。半个世纪后,人民又豪迈地跨入了新世纪,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挺进。如今,“晨钟”立于九畹,其形更光辉灿烂,其声更激越洪亮,其精神更将发扬光大。
  “晨钟”,催人创新。
  2002年10月23日,嵊州一中举行新校园落成典礼,来宾盈门。迩来,参观者络绎不绝,盛赞一中堂宇恢宏,校园锦绣。
  最耀眼、最富有远见的邓小平同志题写的16个遒劲闪光的大字,“教育要面向现代化,面向世界,面向未来”,指引着教育的发展方向,给人以无比高远的感觉。
  最醒目、最切合时代的“晨钟长鸣,与时俱进”的标语牌,显示了一中师生奋发向上,锐意进取,永不止息的精神风貌。
  最动心、最宏伟的是一只引颈长鸣的雄鸡昂然立于银色的钟座上。这座新世纪的新校标,虚拟、抽象、诗化、雅致,寓意深长,它,既承载着“晨钟”的传统精神,也体现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。设计者真可谓匠心独运!
  什么是“晨钟”精神?是爱国,是“闻鸡起舞”、自强不息、发奋学习、立志报国的精神。近百年来,忧国、救国、报国、兴国、富国、强国、声声相继;“爱国、勤学、强身、守纪”的校训,一脉相承。1915年立校之目的,为“振兴中华,培育俊才”。如今大兴科教,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,也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。
  “花儿朵朵”、“硕果累累”,这是两幅国画,是著名画家刘文西、裘沙两位校友赠给母校的。近90年来,出自嵊中门墙的英才遍布中华大地,国家级的专家学者已不胜枚举。1950年谭震林同志主浙,他亲自提名并委以重任的一位机械工程专家,就是1924年毕业于嵊中的钱祖恩。钱总负责研制大型制氧机获得成功,又组建重型机械厂,为浙江重工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。他历任全国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,全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,浙江九三学社主委。又如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,现任浙江工业大学校长的沈寅初校友,等等。他们的辉煌业绩,为母校添上采,为家乡增了光。“晨钟”之声,可谓重而又重,远而更远了!
  际此世界高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,“新”的时间值越来越短暂。眼前的许多“新”不正飞速地向“旧”转化吗?所以,一日不创新就意味着落后。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:创新则兴,创新则进。
  我忝为嵊州一中校友,衷心祝愿“晨钟”之声“既日新,又是新,日日新。”晨钟声声,不绝于耳;师生齐心,与时俱进!
  注:①此材料由袁永昌校友提供。1943年,他与沈贤修先生均在嵊中分部任教,同时被日军掳去,投入牢房21天。
    ②此材料由黄品璇校友提供。他毕业于1931年乡师班第二期。
    ③作者王一藩曾于1980—1984年担任嵊县中学校长,亦是嵊州教育界的老前辈。